记者今日从市经信局获悉,成都市氢能暨新能源汽车产业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《成都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(2019—2023年)》。根据《规划》,我市将围绕构建应用推广体系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、强化产业发展支撑,力促形成更大区域市场,打造中国氢能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基地、核心技术创新高地、示范应用标杆城市。
从产业发展目标来看,《规划》提出,到2023年,全市氢能产业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亿元。培育从事氢能相关业务企业100户,其中百亿以上企业1—2户、50亿以上企业2—3户,初步建立健全覆盖全市、辐射全省的氢能产业体系,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及产业配套能力,建设全国知名的氢能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基地。
从技术创新目标来看,《规划》提出,我市将重点开展燃料电池电堆及动力系统、氢气储运与加注等关键技术协同攻关。到2023年,力争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体积功率密度达到3.5千瓦/升,冷启动温度达到零下30摄氏度以下;车载燃料电池系统寿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,成本大幅下降;车载高压储氢及加注压力达到70兆帕。打造全国领先的氢能产业核心技术创新高地。
从应用推广目标来看,《规划》提出,到2023年,全市在客车、物流车、环卫车、出租车、公务车、共享汽车等领域推广应用燃料电池汽车2000辆以上;建设燃料电池有轨电车示范线2条,示范线路总长30公里以上;燃料电池在无人机、分布式能源、船舶、各类电源等领域开展示范应用;建设覆盖全域成都的加氢站30座以上,形成以成都平原为中心,辐射全省的氢能综合交通网络;“氢生活”理念融入大众生活,将成都塑造成为全国氢能产业示范应用标杆城市。
根据《规划》,氢能产业的发展重点将是以燃料电池汽车、动车、有轨电车、无人机等为牵引,大力发展氢能、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,有序发展氢源供给设备,带动氢能产业成链发展、集群发展。从空间布局来看,《规划》明确,要贯彻“东进、南拓、西控、北改、中优”发展战略,在龙泉驿区(成都经开区)、郫都区、新津县、新都区、高新区(西区)、彭州市、双流区、金堂县、邛崃市九个区域规划打造氢能产业功能区(包含五个专业制造产业园、一个氢能产业新城、一个绿色氢都),形成“五园一城一都”的氢能全产业链空间布局新格局。
《规划》明确了未来五年内,我市氢能产业发展的五大主要任务。
一是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。要加强核心技术攻关;培育技术创新体系,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,整合成都市氢能产业相关企业、高校及科研院所等优势资源,构建政府、科研与产业紧密结合的运行机制,共建氢能产业技术研究院;加快行业标准体系建设。
二是要推动高质量产业集群发展。《规划》明确,我市将扶持壮大一批企业;培育高质量产业集群;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,吸引产业链相关企业集聚,创建产业示范园区;推动形成跨区域产业协同。
三是通过建设燃料电池汽车综合性交通网,支持燃料电池有轨电车商业化应用,拓展氢能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和推广,创新商业化运营及管理模式,构建可持续应用推广生态。
四是完善氢能基础设施建设,构建协同高效的天府氢走廊;建立多渠道的氢源供给体系;搭建高效经济的氢储运系统等。
五是健全产业发展配套体系。我市将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。构建国家级氢能检测服务平台。打造全球闻名的氢能城市品牌。
在保障措施方面,《规划》提出我市将设立氢能产业发展基金。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,分阶段设立规模适度的氢能产业基金,吸引金融、投资机构,汇集社会资本,激发市场活力等。